文章内容
新闻中心
车辆展示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大件货运输
大件运费
运输案例
售后服务
更多分类
所属栏目: 行业动态
全球海运市场面临运价持续下行压力 结构性调整难阻跌势
2021-01-02 16:13 点击次数:
国际海运市场正经历新一轮运价波动周期,主要航运联盟虽采取航线收缩策略,但仍难以扭转市场颓势。地中海航运、海洋联盟及“双子星”联盟近期相继取消跨太平洋和亚欧航线班次,试图通过主动削减运力缓解供需失衡。然而,行业分析显示,当前市场面临的根本矛盾在于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与运力过剩的双重压力,结构性调整措施收效甚微。
从航线布局看,地中海航运原定恢复的跨太平洋Mustang航线因运营瓶颈被迫搁置,船舶资源转向地中海及西非航线;海洋联盟推迟北欧航线启动时间,“双子星”联盟则缩减跨太平洋航线规模。这些调整虽短期内缓解局部运力过剩,但全球集装箱船队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值得注意的是,船公司尝试通过3月运费调涨计划提振市场信心,但在实际货量支撑不足的情况下,此类策略反而加剧了货主观望情绪。
亚欧航线现状尤为典型。尽管上海至北欧现货运价出现单周7%的回升,但货量增长乏力导致涨价难以持续。船公司将超大型集装箱船调配至次要航线的做法,虽分散了主干航线压力,却造成区域性运力过剩向新兴市场蔓延。与此同时,跨太平洋航线运价已跌破2500美元/FEU心理关口,创下近一年新低,反映北美消费市场需求疲软态势。
市场低迷深层原因与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直接影响跨太平洋货运量,部分货主为规避风险转向东南亚地区集散,导致传统航线货量分流。此外,新造船交付周期与市场需求错配进一步加剧运力过剩,24000TEU级超大型船舶的持续投放在提升单船效率的同时,也放大了市场波动风险。
展望行业走势,航运公司正面临战略抉择关键期。短期内通过空白航行、船舶降速等操作可暂时调节运力供给,但中长期需重构航线网络与运力配比。市场分析指出,2025年海运费用可能受地缘政治缓和与新增运力投放影响出现深度回调,部分机构预测极端情况下跌幅可达60%。如何在保障服务网络完整性与维持运价稳定间取得平衡,将成为考验航运企业运营能力的核心课题。
#
青岛物流公司##
青岛货代公司##
青岛货运公司##
青岛大件运输公司##
青岛大件设备运输公司##
青岛机械设备运输公司##
青岛海运订舱##
青岛海运代理##
青岛货代公司##
青岛国际物流##
青岛出口报关##
青岛进口清关##
青岛报关代理##
青岛清关代理##
青岛海运货代##
青岛海运出口##
青岛设备报关##
青岛设备清关#
服务类别
机械运输
超限运输
特种柜运输
跨国大件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企业新闻
物流运输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