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闻中心
车辆展示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大件货运输
大件运费
运输案例
售后服务
更多分类
所属栏目: 行业动态
美对华船舶收费提案引发多方博弈 全球海运产业链面临重构压力
2021-01-02 16:13 点击次数:
2025年3月下旬,美国政府围绕中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口费的提案举行联邦听证会,这场被称作"改变全球造船业格局"的讨论,暴露出美国产业政策的内在矛盾。提案计划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建造船舶征收单航次最高150万美元费用,或将按净吨位实施千元级阶梯收费,此举引发国际海运产业链的剧烈震荡。
听证会上,美国造船工会与钢铁企业代表形成支持联盟。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WU)强调,中国造船业享受政府补贴导致市场扭曲,提议将征收费用注入美国造船业振兴基金。克利夫兰克里夫斯钢铁集团等企业代表更呼吁配套"购买美国货"政策,试图构建全产业链保护屏障。这种诉求与美国部分议员提出的"海运产业复兴计划"形成政策呼应,反映出美国试图通过行政手段重塑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意图。
但提案遭到美国航运企业的集体反对。世界直达航运、热带航运等公司指出,当前美国近海航运60%的船只依赖中国制造,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服务于加勒比航线的中小型航运公司警告,若按现行方案执行,墨西哥湾地区物流成本可能激增40%。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西北海港联盟测算显示,该政策可能导致西海岸港口吞吐量下降15%,直接威胁近万个就业岗位。
国际社会对此保持高度警觉。加拿大安大略省海洋委员会代表在听证会上直言,五大湖区域80%的跨境贸易依赖2000吨级以下船舶,若中国造船舶被限制,北美内陆水运体系将陷入瘫痪。加勒比共同体私营部门组织则担忧地区港口可能沦为"政策套利中转站",反而加剧区域物流紊乱。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代表在听证会上强调,中国造船业竞争力源于持续二十年的技术革新,而非所谓"不公平补贴"。数据显示,中国船企在LNG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端船型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达35%,这种技术突破使中国造船业具备真正的市场竞争力。中方代表警告,强制性收费不仅违反WTO规则,更将推高全球海运价格,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通胀代价。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内部出现政策立场分化。伊利诺伊州众议员克里希纳莫西等人主张采取"精准打击"策略,建议豁免美国本土航运企业,转而针对第三方国家使用中国船舶的运营商。但美国航运商会明确指出,这种区别对待将引发"船籍转移"的监管漏洞,可能导致美国航运公司为规避政策而进行离岸注册。
#
青岛物流公司##
青岛货代公司##
青岛货运公司##
青岛大件运输公司##
青岛大件设备运输公司##
青岛机械设备运输公司##
青岛海运订舱##
青岛海运代理##
青岛货代公司##
青岛国际物流##
青岛出口报关##
青岛进口清关##
青岛报关代理##
青岛清关代理##
青岛海运货代##
青岛海运出口##
青岛设备报关##
青岛设备清关#
服务类别
机械运输
超限运输
特种柜运输
跨国大件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企业新闻
物流运输宝典